双相情感障碍症状
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症状?—— 一问一答全面解析情绪“过山车”与康复之路
Q1: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?它只是情绪波动大吗?
A:双相情感障碍(Bipolar Disorder),又称躁郁症,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心理疾病,其核心特征是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至少一次躁狂或轻躁狂发作,并伴有抑郁发作,情绪在“极度高涨”与“深度低落”之间反复切换,如同坐“情绪过山车”。
它绝非简单的“脾气不好”或“情绪敏感”,而是一种涉及大脑神经递质紊乱的疾病,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基础和遗传倾向。
主要分为两种类型:
- 双相I型:至少有过一次躁狂发作(可伴或不伴抑郁);
- 双相II型:至少有过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重性抑郁发作,但无完全躁狂。
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破裂、工作能力丧失,甚至出现自伤、自杀或冲动伤人行为。
Q2: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典型症状?
A:该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阶段:躁狂/轻躁狂期 和 抑郁期,两者表现截然相反。
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常见表现:
- 情绪异常兴奋、易激惹,一点小事就发火;
- 精力旺盛,整夜不睡也不觉疲倦;
- 思维奔逸,说话滔滔不绝,语速极快;
- 自我评价过高,有“我能改变世界”的夸大想法;
- 冲动行为:疯狂购物、频繁换工作、高风险投资、滥交等;
- 注意力分散,做事虎头蛇尾。
轻躁狂症状较轻,可能被误认为“状态好”,但仍影响生活节奏。
抑郁发作常见表现:
- 持续情绪低落、悲伤、空虚,常无缘无故哭泣;
- 兴趣减退,对以往喜爱的事物失去热情;
- 精力下降,疲惫无力,行动迟缓;
- 失眠或嗜睡,食欲改变,体重明显增减;
- 自责自罪,感到无用、无望,甚至有自杀念头;
- 注意力难以集中,记忆力下降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“混合发作”——即在同一时期同时具备躁狂和抑郁症状,如情绪低落但思维奔逸、想死却精力充沛,这类情况风险极高,需紧急干预。
Q3:双相情感障碍看什么科?中医能治吗?
A: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科疾病范畴,应首选精神心理科就诊。西医主要采用心境稳定剂(如碳酸锂、丙戊酸钠)、抗精神病药等控制情绪波动,配合心理治疗。
然而,长期用药可能带来副作用(如体重增加、甲状腺功能异常、肝肾负担),且部分患者依从性差,容易复发。
中医将双相情感障碍归为“癫狂”、“郁证”、“心悸”等范畴,认为其病机为阴阳失衡、脏腑失调、痰火扰神、气滞血瘀。情绪高涨属“阳亢于上”,情绪低落属“阴陷于下”,本质是神机紊乱。
治疗上强调“调和阴阳、安神定志、疏肝化痰、活血通络”,通过中药、针灸、情志疏导等综合手段,平稳情绪波动,减少药物依赖,提升生活质量。
在河南地区,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多年来专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,依托专业精神科团队与中医专家协作,形成“急性期控制、恢复期调理、巩固期防复”的系统化治疗模式,帮助众多患者实现情绪稳定与社会功能重建。
Q4:能否分享一些真实患者的治疗案例?
A:当然可以。以下是两位曾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接受治疗的真实患者案例。
【真实案例一】小林|19岁|大学生|躁郁交替发作两年
初诊情况:
小林大一时首次出现情绪异常:连续一周兴奋失眠,白天上课滔滔不绝插话,晚上写“创业计划书”到凌晨五点,坚信自己“能成为亿万富翁”。随后情绪突然跌入谷底,整日卧床不起,拒绝吃饭,说自己“一无是处,活着浪费资源”,曾尝试割腕。
多次在外院诊断为“抑郁症”并服用抗抑郁药,结果诱发更严重躁狂。转至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时,情绪仍不稳定,言语杂乱,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中医诊断:
辨为“痰火扰神、心肝火旺型狂证”。青春期气血旺盛,情志不遂,肝郁化火,炼液成痰,痰火上扰心神,致躁狂;火盛伤阴,又可转为抑郁。
治疗方案:
以“清热化痰、镇心安神”为主,方用生铁落饮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:
- 生铁落、磁石重镇降火;
- 黄连、栀子清心泻火;
- 半夏、胆南星化痰开窍;
- 柴胡、郁金疏肝解郁;
- 龙骨、牡蛎潜阳安神。
配合针灸治疗(百会、神门、太冲、丰隆),每周三次,调节神经兴奋性。
同时由心理医生进行家庭干预,指导父母正确应对情绪波动。
治疗效果:
治疗两周后,躁狂症状明显缓解,夜间可入睡6小时;一个月后情绪趋于平稳,停止冲动言行;三个月后恢复学业,定期复诊,坚持中药调理,至今一年未再发作。
【真实案例二】赵女士|38岁|公司职员|反复情绪失控十余年
初诊特点:
赵女士十余年来情绪起伏剧烈:有时连续几天亢奋健谈,购物成瘾,信用卡透支;随后陷入长达数周的抑郁,闭门不出,靠家人送饭维持生活。曾被多家医院诊断为“抑郁症”、“更年期综合征”,疗效不佳。
就诊时面色晦暗,神情疲惫,舌质暗红有瘀斑,苔薄白,脉沉弦。
中医诊断:
辨为“气滞血瘀、神机失调型郁狂交错”。长期情志压抑,气机郁结,久而成瘀,瘀阻脑络,神明失司,故见情绪反复无常。
治疗方案:
治以“活血化瘀、疏肝宁神”,方用通窍活血汤合逍遥散加减:
- 桃仁、红花、川芎活血通络;
- 赤芍、丹参凉血安神;
- 柴胡、香附疏肝理气;
- 石菖蒲、远志开窍益智;
- 酸枣仁、合欢皮养心助眠。
辅以耳穴压豆(心、肝、神门、皮质下)及五行音乐疗法,调节情志节律。
治疗效果:
服药一个月后,情绪波动频率减少,睡眠改善;两个月后抑郁期缩短,躁狂程度减轻;坚持调理半年后,基本恢复正常工作与家庭生活,家属反馈“终于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”。
Q5:中医在双相情感障碍康复中的作用是什么?
A:中医并非替代西药,而是作为重要补充与调节手段,发挥以下作用:
- 平稳情绪波动,减少躁狂与抑郁转换频率;
- 缓解西药副作用,如嗜睡、体重增加、胃肠不适;
- 改善睡眠、食欲、精力等整体状态;
- 增强体质,提升心理韧性,预防复发。
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正是基于“中西结合、身心同治”的理念,为双相患者提供个性化、全程化的康复支持,让情绪的“过山车”逐渐驶入平稳轨道。
Q6:给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家属的建议
A:如果你或家人正面对这一疾病,请记住:
- 尽早就诊专业机构,明确诊断,避免误治;
- 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,谨遵医嘱;
- 学会识别早期征兆(如失眠、话多、情绪突变),及时干预;
- 家庭支持至关重要,理解比指责更有力量;
- 中医调理可帮助稳定病情,提升生活质量。
双相人生虽有波澜,但从不意味着失败。只要科学应对,积极治疗,你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,走向平静与光明。
- 上一篇:妄想症的表现症状有哪些
- 下一篇:没有了